从学者到总裁--SMC(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彤

Thursday, 14 October 2010 at 19:30 GMT+8, by SMC气动服务网

大多数跨国集团在人力资源配置时常采用这样的结构:中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遵循本土化原则,核心管理层则是由总部委派,一般不由中国人担任。SMC作为世界最著名的气动元件制造和销售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加工基地时,不仅将先进的制造技术及管理技术完全移植于中国,扎根于中国,而且在人才配置方面也完全实现了本土化。

  SMC(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彤是位温文尔雅的学者型领导,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以
惊人的速度发展着。目前,公司成为SMC海外最大的气动元件制造出口加工基地。由于他的突出的业绩,SMC日本总部将其在全球投资的近一半投到了中国区域。

  赵彤这个名字,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而见到他的人们常常表示出一些意外——他的举止和言谈更像一位专家、学者,与一个声名斐然的外商独资大型企业总裁颇有距离。由于具有日本企业的管理风格,在公司开放式的办公区,总经理的办公桌与其他员工之间没有阻隔;身为世界500强中国公司的总经理,在没有外事活动时,绝大部分时间与所有员工一样身着朴素的工作服。谦虚的赵彤始终坚持自己只是“一名团队成员”。

  做企业:面向全球的现代化

  日本SMC总裁高田芳行曾经对从中国赴日本的考察团说,今后如果想考察世界先进的气动技术与生产工艺,只要去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SMC北京工厂就行了。

  SMC(中国)公司从日本引进了当今世界同行业最精锐的自动化生产设备。赵彤形象地称之为:“将先进的日本生产工厂彻底地连根从日本搬到了中国”。对行业,他具有浓厚的兴趣;对企业,也付出了许多心血,倾注了深厚的感情。

  1994年,SMC决定在中国建立现代化企业时,赵彤参与了SMC在中国工厂的筹备工作。他从市场调查人手,利用寒暑假的时间了解中国的市场情况、政策、投资环境,做可行性报告和分析规划SMC在中国的前景。从开始调研到最后建厂,赵彤一直深得日本SMC总部的器重。正因为近年来SMC中国公司发展迅速,赵彤业绩突出,SMC日本总部将其在全球投资的近一半投给了中国区域。赵彤则这样纠正:“每一个海外公司都非常受重视,只是中国的大环境更好一些而已。”

  从公司的简介中人们可以感觉到它的迅速发展;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高新技术外商投资企业,同年又被评为出口创汇外商投资企业;1998年以来连年被评为全国双优外商投资企业及市政府指定的北京市对外开放单位。

  对于SMC(中国)公司的高速发展,赵彤认为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世界市场的需求,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二是SMC(中国)公司的员工,这个团队的能力一直紧跟企业发展的速度;三是中国的投资环境、投资政策是否稳定,SMC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正得益于中国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

  要面向全球的现代化做企业!作为企业的领军人物,赵彤对企业的定位十分明了:SMC在北京建立的大型现代化企业是面向全球的气动元件生产、出口基地。也就是说,SMC在中国的投资是出于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选择,而不是出于区域性投资的考虑。

  做事业:不重复自己

  与众不同的是,SMC与中国的合作并不是从建立企业开始,而是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与中国大专院校的合作。SMC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建立了现代化的气动技术研究中心,并无偿赠送最先进的实验设备,提供经费和课题。这是人才辈出,成果累累。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彤的身份就从学者向企业家过度着。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从学者到企业家,反差是如此巨大。实现这个转变,要做出多么大的跨越,恐怕只有赵彤自己能够体会。

  1994年,SMC(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赵彤被任命为总经理。他深知这样的挑战机会对中国的知识分子多么难得,中国人才济济,能得到这样机会的却屈指可数。作为一个“天生就是做学问的人”,赵彤过去从来没有想过“下海”。在这一次人生的重大转折的选择中,他首先思索的是:做这件事多究竟有什么意义?

  当时,他在北京理工大学任教,正准备在科研领域里干一番事业。他和理工大的同事们开展了国际前沿课题研究。另外,他还担任学校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机械学科评议组副组长,教研室主任,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最后,他决定去企业工作。对赵彤来说,这正是实现人生价值、迎接新挑战的最好机会。他希望能够去挑战自己人生新的目标。SMC(中国)公司开辟出一条国际化的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它为赵彤这样孜孜不倦地追求“产学研结合”目标的人,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舞台。企业需要人才和技术,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综合技术最具优势的地方;学校的学科建设需要有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的应用背景,以及必要的经费与条件。

  赵彤说,人生总是很坎坷的,很少有人能够预料自己将会遇到的事情。但唯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人的一生对事业的追求应该是无止境的,我们不应该只满足生活事业道路上的简单重复。

  做大事:从小事开始

  在当今的高科技产业中,科研技术人员投身商海的如过江之鲫,而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的却是凤毛麟角。做大事要从小事开始,很多人忽视了这样明了的道理,而只好在成功的大门外徘徊。别人看到的只是赵彤的成功,能够体味个中艰辛困苦的只有他自己。

  在公司成立前的调研和筹备阶段,他就像个独行侠,从公司选址到购买土地,从拿出可行性报告到工商登记,走遍北京市所有开发区进行考察,出入各个相关的职能部门,每一件事亲自办、每一个部门亲自跑,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开发区和北京理工大学相距大约有十公里,他却经常是白天在开发区忙碌,晚上和周末又赶回到大学的研究室,继续科研和教学工作。直到把注册资金10亿日元、投资总额20亿日元的公司营业执照办下来,仍然是他单枪匹马。

  成功:仅有运气是不够的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挑战的目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始终充满自信与激情,机会总是给不断努力的人准备的。正是在这样的理念的支撑下,赵彤走上了漫长而艰辛的求学之路。

  作为老三届北京学生,他的人生起点是山西和黑龙江插队的农村,从那里作为工农兵学员走进了哈尔滨工业大学。1976年他在哈工大毕业留校任教,1980年完成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业,1987年获得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国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性格,使他的学习不断绽放出耀眼的花朵。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在一些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篇,其博士论文被评为东京工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也是该校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手岛精——研究奖”的中国留学生。1987年,赵彤的论文入选日本机械学会优秀论文,受到日本机械学会会长在全国大会上的表彰,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在哈工大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赵彤的研究成果,被认为是具有工学和工业意义的开创性研究,其成果多次被世界四大检索机构收录;1989年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并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首批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生,获得首届国家教委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

  如果说成绩与积累已经为赵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涉足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气动技术研究领域,则使他成为有机会走在行业的前列。1991年,赵彤作为客座教授重返日本,在日本SMC公司筑波技术中心从事科研工作。日本SMC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气动行业研究、开发、制造和销售公司,该公司的筑波技术中心是领先全球的最先进的气动技术研究部门。1992年,赵彤从日本回国之前,SMC公司总裁高田先生真诚地对他说,你回国后有什么想法,需要我们帮助的,一定不要客气,我们会全力以赴支持你。第二年高田总裁到访北京,以无偿赠送的方式在赵彤所在的北京理工大学建立了气动技术研究中心。

  能够到这样的技术中心去做客座教授,赵彤说自己很“幸运”,其实他一段段的经历已经说明,仅有运气是不够的。

  寄语大学生: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

  现在的年轻人在工作中充满着各种机遇。以SMC为例,在第一个厂区建成时,只有几百名员工,目前,有1600员工,到2008年,第三工厂竣工后,企业的员工将达到5000余人。这种发展趋势将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中国的许多大企业,都有快速增长的势头,这形成了良好的人才需求氛围。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我的经验来看,想要从行业或企业中脱颖而出是很容易的。这是很让我们这辈人羡慕。

  大学生普遍来讲有激情,但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企业只需要那些能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员工。在企业中,只有在奉献的前提下,才能得到企业乃至社会的进一步认可。如果只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团队协作的观念,没有责任感,机遇是不会关顾的。希望大学生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才艺;少一点要求,多一点奉献;少一点怨气,多一点感激;少一点空想,多一点实干。

  赵彤简介

  1973哈尔滨工业大学取得硕士学位

  1984 - 1987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取得工学博士学位

  1987 - 1991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教授

  1991 - 1992日本SMC株式会社筑波技术中心客座研究员

  1992 - 1994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研室主任

  1994 -现在SMC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时担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协会副会长,开发区科协副主席

  所获荣誉奖励

  被国家教委评为首批<全国有突出贡献回国留学生>

  2002年被评为北京优秀创业企业家

  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工业百名优秀专业人才 




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SMC气动服务网 ,违者必究!